产品概述
1、适用标准
本仪器依据国家标准GB/Z18613-2013《可编程控制器(PLC)工作环境和选型指南》、GB/T18387-2008《工业过程控制系统》和GB/T5226.1-2017《低压电器(1部分):导则》等设计研发制造。
2、应用领域
PLC和程控柜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应用。PLC因其强大的功能、高可靠性和灵活的扩展性,广泛应用于制造业、电力、化工、冶金等多个行业。
3、工作原理
PLC的工作原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:输入采样、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。输入采样阶段,将所有输入信号的值读入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。程序执行阶段,PLC按照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的顺序逐条执行用户程序。输出刷新阶段,PLC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输出到输出端子,从而控制受控设备。
4、功能描述
开关量逻辑控制,PLC具有较强的逻辑操作能力,可实现各种简单复杂的逻辑控制。模拟量控制,通过A/D和D/A转化模块,PLC能够处理模拟量信号,控制被控对象。过程控制,配备PID闭环过程控制模块,能够根据偏差自动调整生产过程。定时和计数控制,提供强大的定时和计数功能,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。
主要特点
1、智能化。通过引入人 工 智 能和机器学习技术,使PLC能够更智能地处理数据和执行任务。控制界面人性化,操控快捷简便。
2、互联互通。加强PLC与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能力,实现数据共享和控制协同。开放性好、易于扩展、性能稳定、运行可靠。
3、安全性增强。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确保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。模块化和结构化设计。便于系统的扩充和功能增加。
4、无人值班原则。系统应能实现站内监控及远程监控,减少人工干预。高可靠性和实时性。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,确保稳定运行。
5、开放式系统结构。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向后兼容性的系统配置和设备。
主要技术参数
1、输入输出点:这是PLC选型重要的指标之一,指的是PLC面板上外部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,通常用“点”来表示,点数越多,PLC可以访问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越多,控制规模越大。
2、扫描速度:扫描速度是指PLC执行程序的速度,单位为ms/K步,即执行1K步指令所需的时间。一个步骤占用一个地址单元。
3、存储容量:存储容量通常以千字(KW)、千字节(KB)和千比特(Kbit)表示。这里1K=1024。有的PLC用“步”来测量,一步占用一个地址单元。存储容量表示PLC可以存储多少用户程序。
4、指令系统:指令系统指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软件的功能。指令越多,编程功能越强。
5、内部寄存器(继电器):PLC中有许多寄存器,用于存储变量、中间结果、数据等。还有很多辅助寄存器供用户使用。因此,寄存器的配置也是衡量PLC功能的一个指标。
6、电源电压:PLC所需的外部电源电压通常分为交流电源和DC电源。
7、允许的电压范围:PLC外部电源电压的允许波动范围也分为交流电源和DC电源。
8、功耗:可编程控制器消耗的电力值。与上述相对应,也分为交流电源和DC电源。
9、冲击电流: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承受的冲击电流值。
10、绝缘电阻:交流电源外部所有端子和外壳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。
11、耐压:交流电源外的所有端子和外壳端子之间在1分钟内可以承受的大交流电压。
12、抗干扰:PLC能够抵抗的干扰脉冲的峰峰值、脉冲宽度和上升沿。
13、防振:PLC能承受的机械振动的频率、振幅、加速度以及X、Y、Z方向的时间。
选型指南
1、可选集中式结构。
2、可选星形网/环网结构。
3、可选双机热备模式。
4、可接入PLC、DCS、组态软件及DTU等设备。
上一条:HS-842型气象监测站 | 下一条:HS-856型全自动机器人制样机 |